最新公告:

网群:   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紫光阁青年党建频道

连云港市连云区: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服务村级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13-06-08 02:06:5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江苏 点击:165次 字号:增大 减小
  

   近年来,连云港市连云区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和实现新方式,挖特色资源富民,聚人心固本强基,实现村级经济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双促进、共提升。2012年全区19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5153万元,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有14个,占全区建制村总数的74%。

  思路理“清”,明确方向谋发展

  思路理“清”,明确方向谋发展。连云区依山、傍海、拥港,辖区内有港口和田湾核电站等大型企业,具有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连云区委因势利导,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摒弃村村办工业的传统思路,鼓励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发挥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以股份合作制、租赁制和承包制为主要经营形式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模式适“宜”,广开路径拓发展

  实行一村多策,鼓励一村一品,根据资源分布和产业特色,探索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模式。发挥优势强化挖潜式发展。广泛挖掘资源潜力,把资源作为经营性资产,搞好开发运作,让资源承载产业实体、使产业凸显资源价值。充分利用土地、海域、民俗文化和景观资源等,村集体以对外承包、入股等方式参与开发。连岛街道东连岛村与旅游公司合作,发展观光渔业和渔家乐等。高公岛乡黄窝村对部分受核电建设影响无法进行紫菜养殖的海域公开竞价,招引客商进行海蜇浅海围养,村集体年增收60余万元。立足服务实现经营式发展。依托特色产业,创办领办服务实体,为群众提供产品销售、农资供应、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发展服务型村级集体经济。高公岛乡高公岛村设立“科技超市”,提供水产和紫菜养殖、加工技术服务;云山街道平山村兴办劳务组织,承接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工作,增加村级服务经营收入。强强联合推动合作式发展。村与村之间优势互补开展合作,采取联办企业、对外投资或引进企业的形式,参股分红,实现互促共赢。云山街道老君堂村和白果树村联合投资共建货场,为连云港港提供货物堆积中转服务,吸纳村民80多人就业,集体年增加收入80万元。

  机制运“活”,创新方式快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采取灵活的经营管理方式,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聚合作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集体经济的新实现形式,与农民联利联心、促集体经济发展。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村集体通过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与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等主体联合开发经营项目,实行股份合作,确保村集体经济来源稳定、健康运行。海州湾街道西墅村与养殖大户、村干部共同入股,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紫菜养殖和加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182万元。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村级组织信誉优势,牵头兴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推进产业化经营,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目前,全区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覆盖水产、畜禽养殖、食用菌等行业,发展社(会)员8600多人。完善生产和经营模式。推行“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农、渔业生产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紧紧联在一起。板桥街道张艞村以“支部+基地”模式打造“党员创业示范村”,建成了年出栏生猪8000头的养殖基地,2012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

  组织建“强”,筑牢根基助发展

  加强基层组织和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村级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选贤任能富村。开展 “三强五手”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把致富有本领、敬业肯奉献、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班子,为发展注入活力。驻点帮扶联村。开展“五进四解三转”主题实践活动,下派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实行区、乡街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人联系一个村,帮助理思路、招客商、上项目,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强弱联建兴村。打破地域限制,实行强村帮弱村、村企共建,鼓励优秀村书记跨村任职、兼职,实行村企资源结对、联合挂钩,实现辐射带动、组团发展、共同富裕。宿城乡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制度,以强带弱,全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激励重“奖”,配套政策促发展

  出台政策加强考核,激活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半年专项评比、年底综合考核。出台优惠政策。在乡街和村之间建立税收分成机制,对村引进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按比例返还,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调动村干部抓发展的积极性。健全激励机制。区委出台《关于选拔优秀社区(村)书记(主任)纳入专项事业管理的暂行办法》,优选发展经济能力强的社区(村)书记(主任)纳入专项事业管理。2011年以来,已有13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被纳入事业单位管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得到全面激发。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宿迁:举办村官大学生学历班“强村富民”论坛

下一篇:连云港市海州区:为有才人搭建“大舞台”,开启“聚光灯”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