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博伊姆大师的指挥出神入化。 王小京摄
作为国家大剧院2018“醇·萃古典”系列重头戏之一,11月18日、19日两晚,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在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两场演出。年逾七旬的“传奇巨匠”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执棒演奏了勃拉姆斯的全套交响曲。巴伦博伊姆的到来让北京观众欣赏到了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而对巴伦博伊姆本人来说,北京也给他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北京的观众那么年轻,观演素养那么高!”
此次是巴伦博伊姆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距离他上一次来京已有七年之久。他一来就带来了体量相当大的曲目。一般情况下,只演出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就已经很少见,巴伦博伊姆不仅接连两天带来四部,第三天还会演绎舒伯特和贝多芬,的确是大手笔。
巴伦博伊姆特别善于把自己的感受贯穿在演出中。19日演奏的是勃拉姆斯第三、四交响曲,而在18日的演出中,乐团率先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对该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巴伦博伊姆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更适合一场音乐会结束的氛围,所以把《第二交响曲》放到了上半场。
《第二交响曲》被称为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曲,但作曲家自己认为这部作品表现了世间的苦痛与悲悯。在巴伦博伊姆的演绎下,勃拉姆斯高贵而忧郁的气质在音乐厅弥漫开来。巴伦博伊姆以精致的指挥风格,对音乐中的每一个表情符号进行精准的掌控,也突出了乐曲的跌宕。他以强大的气势推动音乐的走向,在乐曲终了时,巴伦博伊姆紧紧捏着指挥棒,甚至一声低吼,把音乐推向终点。
这些精致的演绎都得益于巴伦博伊姆的精心“调教”。就在18日首演的上午,巴伦博伊姆和乐团的公开排练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巴伦博伊姆对乐团的要求近乎苛刻,他把对音乐的处理渗透到每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旋律就能反复磨十数遍,乐团也在他的调教下不断对每一处细节进行精益求精的打磨。其实,私下里的巴伦博伊姆相当幽默,走下指挥台他就恢复了幽默的天性,他盛赞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音效,还风趣地问大剧院工作人员:“我能把你们这个厅搬回柏林去吗?”
20日,巴伦博伊姆和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还会带来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这一系列演出也将通过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和腾讯视频艺术频道同步直播。
幕后
大师为啥要求早早亮场灯
北京,以及北京的观众也给巴伦博伊姆留下相当好的印象。
音乐会现场,在观众聆听大师音乐会的同时,巴伦博伊姆也在悄悄地观察着观众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每场演出结束返场时,音乐厅的惯例是不会马上打开场灯,但巴伦博伊姆有特殊要求:一开始返场时就要求大剧院的工作人员把场灯打开。
他的目的就是要看看台下坐的观众,当看到台下的观众那么年轻的时候,巴伦博伊姆特别激动,“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年轻的观众来听音乐会,而且他们的观演素养这么高,这样的感觉真好,这是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感受到的。他们确实能听懂音乐,跟着音乐一起感受,就冲这一点我都愿意经常来大剧院演出。”
除了在音乐厅里“观察”北京,巴伦博伊姆在19日上午还专程去颐和园参观,而在15日他还参观了故宫。在故宫,他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工艺赞不绝口。而在颐和园,他展现出作为一个音乐家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当听到某样建筑建于历史上的某一年,或一幅书法作品题写于哪一年,他的第一反应是,“它建于莫扎特出生前6年”“那个时候海顿还活着呢”!(记者 韩轩)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北京冬奥组委员工入驻鸟巢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