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聚创共赢·合众践行--不良资产投资实务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翰德集团、华平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承办。
研讨会邀请来自金融政策研究领域、国内外金融界、司法界、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国内外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信托公司等诸多领域的嘉宾出席。中国东方、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普华永道、摩根士丹利、黑石、花旗银行等近两百位金融行业相关机构嘉宾悉数到场。
(嘉宾从从右至左:翰德东辉总裁王海宝、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室主任邵长茂、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叶少波、中国东方资产首席经济学家吴庆)
著名经济学家吴庆在谈到不良资产处置未来发展趋势时指出,地方的不良资产公司要从原有的不良资产市场上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要跟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未来民营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上有望得到更多的机会。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室主任邵长茂系统分析了不良资产执行案件的特点,从生态塑造、制度供给、拥抱科技、创新手段等方面开出了药方,并从司法实务角度对不良资产投资提出了相应建议。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叶少波在主旨演讲中,讲述了目前不良资产融 资中的资金配置模式,分别是:直投模式、以信托为核心的理财产品模式、基金模式、标准化产品模式、非标模式、可转债模式和六大模式的组合,随后叶少波对于谈到的七种模式具体操作方式进行分享。
翰德东辉总裁王海宝在演讲中表示,北京翰德东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翰德集团和华平投资共同投资组建的平台公司,翰德东辉进入公众的视野是在不久之前,但翰德和华平双方在不良资产投资领域都各自有着丰富的经验。
(“聚创共赢 合众践行”——不良资产投资实务研讨会现场)
据介绍,翰德东辉专注于房地产类特殊机会项目的投资,业务类型主要是城市中心领域的不良债权投资与债权处置,以及底层资产的价值提升和资产证券化,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类不良债权投资与不动产持有及运营商。投资的预期是合资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每年按照100-150亿元人民币的速度增长,三年内达到300-4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翰德东辉2019年的战略目标是“双百亿“,一个是不良债权投资端要到100亿元,另一个是不动产持有及运营端资产要到100亿元。
基于翰德东辉全产业链的投资模式,王海宝表示,翰德东辉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几个特点是:一是不良债权交易结构多元化、并且设计结构更加灵活;二是融资结构协同性强;三是针对不良债权的底层资产的价值判断更专业、更准确。同时和华平的战略合作加强了翰德东辉在资金端组织能力,打开了境外资金通道,使得其在不良债权投资阶段的融资结构更加多元化。
翰德东辉总裁王海宝在主旨演讲最后提到,作为一个不良资产投资人,防范金融风险、盘活困境资产是行业从业者的初衷。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不良资产(底层资产)的运营效率、让优质的资产流动起来,实现多方共赢。“有些资产其实自身并非不良,可能是运营不好导致的不良,我们的义务就是把这些资产的价值提升出来,把城市里面有很多停滞不前,运营低效的一些资产,高效运转起来。”
来源:凤凰网商业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大同好粮携手“Joy Space京东无界零售快闪店年货节”开幕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