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物流、陪伴……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今,在北京的民警基层工作中也将出现机器人的身影。未来,当你走在北京各个地区的公安服务大厅、派出所,将可以看到警务机器人在24小时无人警务室值守,在公安服务大厅帮助市民咨询和引导办理户政业务、出入境业务。在室外的小区、园区中,也将能看到和警车配色相近的机器人进行巡逻。甚至警务人员在进行执勤工作时还会装备上酷炫的AR眼镜。而这些机器人警官和警用智能可穿戴设备都是由特斯联科技自主研发的。
用超级智能终端拓展AIoT立体空间
2018年12月25日,特斯联与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总队签署了警务机器人战略框架协议,共同研发警务机器人系列产品。
特斯联以“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公司”为战略定位,通过AIoT技术为政府和企业在城市管理、建筑能源管理、环境与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场景中提供解决方案,打造AIoT产业赋能引擎。机器人产品线拓展,是AIoT技术落地场景的重要一步。特斯联首先选择了警务场景作为切入点,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提供一站式的AIoT+警务解决方案。
特斯联AIoT场景落地的关键在于“云-雾(边缘)-端”三级业务架构。其核心产品之一达尔文平台(DARWIOT)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作为特斯联的“AI大脑”,是其“云”能力的体现,能够进行数据的汇聚、处理、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4月正式发布的AI边缘融合服务器致慧X9系列,是特斯联“雾”侧又一重量级产品,兼具AI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主要用于既需要人脸识别二次交叉比对与数据后处理功能,又需要本地数据存储的使用场景,在边缘算力上的部署再上新台阶。而在“端”上,特斯联自主研发了智能物联感知设备、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地锁、智能手环AI Key等智能硬件。现在,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让端在场景应用上更灵活、更全面。
“机器人是‘端’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超级智能终端’”,特斯联科技副总裁孙贇说道。特斯联将智能机器人作为AIoT生态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研发,不仅是实现赋能场景广度上的拓展,更实现了场景深度上的触达,是AIoT更加立体的一次全新突破。
特斯联AIoT“云-雾-端”业务架构
特斯联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搭载了诸如激光雷达、红外夜视摄像头等核心硬件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AI能力,是智能软硬件技术的集合体,本身就能够采集更多关于视频、轨迹、状态等方面的数据并且在边缘进行汇总和处理。因此,负责特斯联产品创新任务的孙贇敏锐的意识到智能机器人产品对公司整体战略上将会带来强力支撑。她表示:“以此次警务机器人的研发为起始,机器人将成为特斯联在整体生态布局中非常重要的板块。”
瞄准痛点,三型五款打造“AIoT+警务”全体系
特斯联此次的警务机器人系列产品共分为三型五款,不是简单的一款软件或者一个终端,而是一个系统的架构,这也体现出特斯联对于场景深刻理解的能力。
孙贇表示:“特斯联所研发的机器人在解决问题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能够解决场景中最根本的痛点。”这三型五款产品就是特斯联在广泛深入地调研了基层民警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后,根据警务工作中的不同场景,分别瞄准警务工作中最突出的几个痛点而打造的。它们会从不同角度出击,用智能化方式提升警务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孙贇认为,智能警务机器人不应以突出某一个技术亮点为特色,而是要有顶层思维,构建体系。“大量调研之后,我们重新思考警务改革的方向,究竟什么样的产品能让新技术真正助警实战。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智能机器人队伍,辅助或替代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警务工作;二是开发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公安干警赋能,通过这些可穿戴设备可以完成那些有难度、复杂和创新性的工作,践行科技强警。”
特斯联AIoT+警务系列智能产品矩阵
1.服务型警务机器人
人们在公安局户政大厅进行办理居住证、补办身份证等户政业务,以及出入境签证业务的时候,经常会存在很多准备材料等方面的疑问。此外,还有预约排队缓慢,手续复杂繁琐等问题。
特斯联的服务型警务机器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而研发的,分为移动款、桌面款、落地款三种。
特斯联服务I型警务机器人“安安警官”
根据孙贇介绍,移动款警务服务机器人是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方式联网工作的,以咨询和引导为主要功能,集听、说、读、写、行等功能为一体,可灵活选配业务能力;而桌面款警务服务机器人是通过网线连接到公安内网的,以咨询和业务办理为主要功能。“这是出于保障数据安全性的考虑,从根源上用物理的方式隔绝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她补充道。桌面款机器人会通过专线网络将个人信息回传到公安内网进行核验,信息“只进不出”,最大化保证了信息安全,这也是特斯联科技基于这一特殊场景定制的业务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款搭载成熟的SLAM定位导航技术及强劲的底盘驱动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扫图、建图、标记,可以将市民引导至指定窗口或指定设备处进行业务办理,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多感知信息融合系统:10米激光雷达、RGBD深度摄像头、超声波测距传感器、IMU六轴姿态传感器等实现避障和复杂环境的适应。同时,底盘差速驱动+长行程悬挂系统,让机器人的通过性极强。
通过系列机器人自由组合能够应用在公安服务大厅,进行户政业务、出入境业务的咨询、引导、办理等工作。通过多模态创新交互方式(语音、触屏、人脸),快速对市民办理业务所需的材料一一核对。它们还带有打印功能,能够即时打印预约办理凭条、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2.安防巡控型机器人
特斯联的安防巡控机器人同样由国际顶级设计团队设计,从物理形态、硬件交互形态、软件交互形态到PI(产品视觉识别体统)一直延续Making intangible tangible,让无形的科技能够被清晰感知。顶部显示灯则是与警车灯一样的红色和蓝色。它们能够在室外24小时巡逻执勤、360度全景监控、监测预警、远程处置、双向对讲,并且进行智能的人、车识别。
特斯联的安防巡控型机器人也分为两款,一款“类人型”,一款“类车型”。“类人型”安防巡控机器人适合机场、火车站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场所,并且配有可进行人机交互的显示屏。“类车型”安防巡控机器人则适合更空旷的无人场景,例如广场、电站等。
其腔体和底盘都应用了特斯联的核心技术。
该型机器人腔体内置是特斯联自主研发的边缘融合计算服务器,能够实现在本地实时、快速地进行信息的存储和比对。
其底盘是自动驾驶级别的移动平台,包含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RTK和GPS定位三种融合算法,具备优秀的避障能力和原地转向能力,能够在正负15度的坡度上移动,还有车灯可以进行夜间照明。这样这款安防巡控机器人可以适用室外的绝大多数场景。
此外,该型机器人达到了IP55级以上的防水防尘以及6级抗风能力,能够适应高温、低温等恶略环境。它们还配备了后备箱,可搭载无人机、应急包等设备,应对巡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与后端管理平台的交互,管理人员不但能够实时了解机器人的状态,还可以实现决策执行、报警反馈、快速定位以及升级维护等功能。
3.AR眼镜
除了“以机器人替代人”的智能化方式之外,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能帮助警务人员完成工作。特斯联针对警务场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层面研发了警务AR眼镜。
特斯联AR警务眼镜识别效果
当前,警务人员主要使用的警务通系统,通过拍摄人、证件、车辆的照片,手动操作比对,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可能在比对结果尚未显示时,嫌疑人、车辆已经消失在眼前,使警务人员错过执法机会。此外,警务人员在核验过程中双手被占用也并不安全。
配备上这款AR眼镜后,警务人员释放了双手,能够通过眼镜的增强现实显示看到比对结果。AR眼镜还可以联动范围内的摄像头,甚至无人机远程实时回传的画面,与安防巡控机器人视频协同,延展了视野。同时可以实时自动查询比对,以秒级的速度完成人、车、证件的全自动混合识别。
实战与技术融合是困难,更是亮点
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许多企业都竞相奔赴机器人赛道。然而,目前,所有的服务机器人公司都面对着类似的问题:客户对机器人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程度。孙贇表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特斯联选择以“实战性”作为定义产品的首要考量。
缘于特斯联多年深耕AIoT场景落地经验和产品化,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深厚积淀,使得特斯联对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把握更为精准。同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底蕴,也为特斯联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融合供给着养分。
特斯联的研发人员面对公安方面给出的错综复杂的大文本,经过大量的分析,将31项出入境和112项户政相关业务办理逻辑做出了详细的梳理和细致的树状拆分。他们将其拆分为业务项、业务类和具体业务办理流程的三级结构,通过语义理解和语义归一化等技术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展示信息,引导市民进行业务办理。这保证了业务办理的快速和清晰。
语音、触屏、人脸三种对机器人的唤醒方式,以及语音、触屏两种互动方式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优化市民的业务办理体验。
“我们将场景理解得更完整、更深入,真正能通过这些机器人有效地帮助市民和警务人员在实战中处理工作。”孙贇表示。
此外,特斯联的机器人管理后台也非常强大,保证了对相关业务政策、信息变化的及时更新,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让管理和分析变得可视化。
孙贇表示:“从产品的定义到研发,特斯联更注重从市场和客户需求出发,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审视问题,再融合符合产品需求的技术,将强大的计算机视觉、AI算法、语音、自动驾驶等单点技术进行融合,最终定义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机器人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型和调优以及大量的软硬件自研。这对我们的研发人员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市场和技术层面上都需要有深刻的洞察。”
从警用到商用,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特斯联商用服务型机器人系列
其实,针对警务系统定向研发的警务机器人只是特斯联机器人产品起步的第一个细分的场景。这一系列警务机器人产品实际上在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在商用服务场景中也能够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
特斯联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将会与警务服务型机器人采用同样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包括语音交互、触屏交互、人脸和表情识别)。根据银行、零售、教育、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不同需求,可以灵活选配机器人的业务能力(包括业务办理、物联中控、移动宣传、访客管理等),满足定制化需求,助力传统服务的智能升级。
目前,特斯联的通用版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完备,实体产品也即将完成。这一款平台级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最终亮相值得期待。
来源:中华网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尚俊杰:教育游戏到底有没有价值
下一篇:对接优质资产的“绿色通道” 玖富普惠“万元宝”上线两周广受欢迎!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