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盛世中华,热烈庆祝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的喜悦气氛仍在延续,又一次展现新中国医学成就的学术盛会——首届中国脑炎大会在首都北京胜利召开。2019中国脑炎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以下简称“未一实验室”)、欧蒙医学诊断(中国)有限公司、一味书院协办。本次会议以“脑炎精准医学之路”为主题,围绕脑炎的精准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与脑脊液二代测序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脑脊液细胞学等专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来自全国神经领域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医学同仁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共商未来,就脑炎的新进展、新技术进行探讨交流,为促进脑(膜)炎相关疾病诊疗发展献计献策。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崔丽英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西京医院赵钢教授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北京同仁医院王佳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晶教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性脑膜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关鸿志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关鸿志教授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神经学组副组长、北京儿童医院方方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协和医院任海涛担任大会秘书长。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关鸿志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管理顾问杨杨主任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杨杨主任重点介绍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及神经科学专业委员的基本情况、发展理念、工作中心以及最新工作成果。杨杨主任介绍说,作为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目前拥有由127名专家领衔的专委会,340家甲级医院会员单位,2万多名会员,包括17名两院院士。学会以何振喜会长提出的“牢记一个中心,把握两个原点,明确三个定位,发挥四个作用”为发展理念,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服务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服务会员单位和会员专家”为中心。当前学会已经初步搭起了四大平台,共同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专家提供更多服务与机遇。
杨杨主任致辞
随后,大会名誉主席赵钢教授为大会致辞。赵钢教授首先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赵钢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以精准医学的方式研究、诊断、治疗脑(膜)炎对神经科学乃至整个医学事业的重要意义,并举例介绍了学组在国家精准医学课题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关鸿志教授牵头的国家感染性脑炎多中心研究、以王佳伟教授牵头的自免脑炎研究、以何俊瑛教授、卜晖教授牵头的癌性脑膜炎研究近年来都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学术舞台赢得了广泛关注。希望今天以脑(膜)炎的精准医学之路为开端,踏实研究,未来中国学者可以在神经科领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赵钢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正式进入学术会议环节,王佳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人。关鸿志教授首先做《中国脑炎大会暨脑炎专业诊疗中心推荐工作报告》,并主持脑炎专业诊疗中心授牌仪式。关教授总结介绍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及脑炎协作组所开展的脑炎协作研究、脑炎专业诊疗中心的推荐及评选、脑炎大会筹备及投稿情况。脑炎专业诊疗中心得到了全国医疗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有106家单位参选,43家单位入选。杨杨主任、王佳伟教授、关鸿志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学组副组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何俊瑛教授、一味书院发起人李川先生一同为入选单位授牌,感谢各单位为全国脑炎疾病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为脑炎的科普宣传、学术研究工作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授牌仪式
之后,关鸿志教授又通过《中国脑炎的精准医学之路》精彩发言,集中展示了中国脑炎研究的发展历史,其中,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发展而不断扩展的抗神经抗体谱,显著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他指出《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关鸿志、王佳伟执笔)是脑炎规范化诊疗的重要参考。之后关教授介绍了一系列由全国脑炎协作组单位发表的多中心和单中心研究成果,指出我国在脑脊液基因组二代测序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最后关教授指出,脑炎诊疗的规范化、个性化、专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鸿志教授发言
王佳伟教授做题为《抗体相关炎性脱髓鞘病与星形胶质细胞病》的精彩发言,详细介绍了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学、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以抗GFAP抗体为代表的胶质细胞病以及抗体重叠综合征等多个主题。在脱髓鞘疾病方面,北京同仁医院的一项415例视神经炎的研究结果显示:AQP4抗体和MO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3.5%和6.7%。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方面,课题组负责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身免疫性脑炎分子分型研究,累计筛查了11700余份样本,阳性率达12.1%。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该领域正在飞速发展,相关抗体的发现对疾病亚型进行了重新定义,抗体检测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王佳伟教授发言
大数据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也将为疾病诊疗的进步提供新助力。王晶教授就《大数据时代的疾病研究与医学应用》主题做精彩发言。王晶教授提出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医学模式向“精准医学”转变的必要前提和核心动力。而大数据时代的疾病研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多层面、多维度、高异质性等,这要求我们对多维度数据进行整合与系统挖掘。疾病研究的“一体化”策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多组学数据和临床数据一起构成了“系统医学”。以脑疾病为例,需要整合行为和环境、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未来可以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王晶教授发言
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唯军教授做《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疑难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与规范》发言,陈教授指出相比传统技术,宏基因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不明原因感染的病因学诊断,在感染性脑(膜)炎的诊断中,脑脊液宏基因组测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关于如何用好临床级宏基因组检测产品,陈教授也给予了详细的建议。
陈唯军教授发言
自然界中未知病毒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宏基因组学(尤其是宏转录组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体。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团队的覃新程博士通过题为《临床感染病原体诊断一体化技术——宏转录组技术》报告,介绍了研究组过去5年间在RNA病毒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分节段病毒荆门蜱病毒的发现,为2019年发现阿龙山病毒性脑炎奠定了基础。大量全新病毒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病毒界的认识,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对于潜在的新型病原体,我们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解析、早预警,主动防御、精准防治!
覃新程博士发言
本次大会主论坛中,还特别针对脑炎精准诊断一体化方案进行了集中研讨,并召开项目启动会,为15家参研单位颁发证书。北京协和医院任海涛老师、范思远医生以及未一实验室李文涵博士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言。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是率先开展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的实验室工作,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相关论著,报道了多个国内首例,包括抗IgLON5脑病和罕见类型的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小脑炎等,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的不断优化做出积极贡献。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免疫项目负责人任海涛老师通过题为《脑炎一体化: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系全面检测方案》的精彩报告,详细介绍了以上抗体的临床诊断意义,并强调罕见抗体的确认需要使用经过严格质控的商品化试剂盒,以及TBA验证实验的重要性。推荐血清和脑脊液同时检测,其中抗NMDAR抗体以脑脊液阳性为准,抗GAD65抗体以血清和脑脊液同时阳性或脑脊液阳性为准,抗LGI1、GABABR等抗体以血清为准,抗CASPR2抗体推荐的cut-off值为1:32。
任海涛老师发言
范思远医生做《脑炎一体化:脑脊液二代测序的临床适应症与结果判读》发言,范医生提出脑脊液二代测序的适应症包括:CNS感染,如脑炎(包括脑脊髓炎)、脑膜炎,是慢性/复发性脑膜炎、慢性脑炎的一线检查,急性脑炎、疾病脑膜炎的准一线检查。课题组提出了现行信息量下脑脊液二代测序判读标准:结果分级采用三分法:阳性、可疑阳性和阴性;阳性标准应满足3个条件:1. SSRN数量足够;2.病原体位于排名前10,若其他背景菌多,提示样本污染可能或质量不佳;3.若同一批样本1/4出现同一病原体,提示交叉污染。可疑阳性结果有助于拓展鉴别诊断思路,结合临床情况进一步验证结果。
范思远医生发言
随后,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李文涵博士做了题为《脑炎精准诊断的一体化流程》的精彩学术发言。脑(膜)炎病因包括感染性和自免性,两者临床表现甚至常规检查等都高度相似,亟需直接面向病因的检测方案来支持临床决策。李文涵博士介绍了未一实验室以疾病为导向的一体化实验室诊断策略在脑(膜)炎精准诊断应用的落地,即脑(膜)炎病因一体化流程。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方面,未一实验室不仅在国内首家提供全面神经系统自身抗体谱检测,而且是国内唯一开展CBA和TBA联合检测的第三方实验室,实验室数据实例证明,CBA+TBA联合检测对明确靶抗原特别是甄别非特异性结果的重要意义。未一实验室20,000余例大样本数据是对中国人群AE的重要流行病学参考,数据提示双抗体阳性存在,但十分罕见。脑(膜)炎感染性病因的检测,首推宏基因组技术。未一实验室的宏基因组项目采用全面高效的检测策略,确保检测灵敏度和数据量,应用更具针对性的数据库,用严格规范的质量体系和质控确保数据质量和报告质量。
李文涵博士发言
启动会最后,由关鸿志教授、任海涛老师、李文涵博士共同为参研单位颁发证书。
脑炎一体化诊断流程参研中心启动仪式
为了推动脑炎相关疾病诊断的发展,提升医师对专病的诊疗水平,本次大会还设立了6个专题论坛,分别围绕“神经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临床脑脊液细胞学讨论会( CCCC 2019)”“神经免疫与神经炎性疾病”“脑炎与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科神经感染免疫”“脑炎与认知精神障碍”六个专题进行了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各分论坛通过专题发言、论文发言与病例讨论等形式,使与会同道加深了对脑炎相关疾病的认知与理解。论坛现场互动频繁,提问踊跃,大家针对各类脑炎专病的诊断方法、策略以及临床常见问题进行了积极热切地交流。(分论坛精彩学术报告内容,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会议期间,大会专家组还对收集到的优秀论文进行了壁报展示与评优,并于大会闭幕式上为优秀论文与优秀壁报颁奖。本次大会在一个月的征稿时间内共收录了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的论文246篇,包括研究论著93篇,病例报告137篇,临床脑脊液细胞学讨论会(Clinical CSF Cytology Conference,CCCC)病例 16 篇。其中,共有19篇入选大会发言交流,48篇壁报交流,内容覆盖神经感染、免疫、生物信息学、病原体宏基因组技术、疾病防控、脑炎精神心理学、基础医学研究等领域。这些学术论文集中展示了中国脑炎专业新近研究成果,体现了大家对脑炎研究的关注与投入。大会最终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与优秀壁报45篇,并颁发获奖证书。
2019脑炎大会是中国神经病学领域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事,它为我国神经病学,尤其是脑炎相关疾病领域搭建起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展示、学习平台。本届大会共发言44人次,参会人员逾400人,从规模与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首届脑炎大会,为未来会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开端。
大会合影
来源:北国网
(责任编辑:阳光)
下一篇:中建二局武汉东湖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项目员工为中国军人呐喊加油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