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镶嵌着的是同一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并非只体现在使用刀凿斧削的工匠身上,也不像晒A4腰。秀i6腿那样汹涌而来,悄然而去。被历史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华不能主要看气质,而是那些倾注了专注、技艺、灵感、耐心打磨出的成品,和附着于其上人格魅力。
文/陆玄同
在厨师界和文学界,有两个大师级的人物。一个以精湛的解牛刀法大显身手于梁惠王面前而扬名立万。一个以狂傲不羁的性格为大唐帝国书写了不朽诗篇而传唱千年。一个是严谨专业的星级大厨,一个是执着专注的浪子诗人。一个是都市打拼的高级技师,一个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富家子弟。
泛黄的古书里,那个为妻子之死击鼓而乐的豁达庄先生在他的私人笔记里造出那个时代的“网红”——庖丁,他闭着眼睛解牛的方式颇有墨家风范。从他给梁惠王表演解牛秀便知一二。
话说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只见他四肢协调有致,手到之处,使原本相连的骨肉不欢而散。梁惠王很惊叹:“这小伙子,中!”庖大厨端起架子说,他和牛接触不用眼睛凭精神,脑子幻想的是全牛肢体图。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这把刀他用了十九年,依然那样锋利。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连卖油老汉都说了,无他,唯手熟耳。
不浮躁,专注于一件事做好做完美,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氛围下,这恰恰是很多人身上欠缺的一种精神,也是很多企业欠缺的一种企业文化内涵。人们的一种普遍意识——技多不压身,但实实在在的全能手并不多见。而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历史教诲也更多地停留在了口头教育上,不管是制造业、教育还是文化领域,都是在迫切的出成果,“唯成绩论”就是华而不实做法的结果。拿着把迟钝的老刀挥舞不息,所出成果一点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庖大厨继续说道:每每遇到筋骨交错难以下刀的地方,就提高注意力,小心翼翼地把视力集中到一点,打起节拍做起慢动作,用刀轻如无声,霍啦!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听罢,梁惠王的掌声久久不息!
我们的圆珠笔生产数量巨大,但是核心零件还得依靠进口。贪多不求精,是浮躁众生相下的真实表达。在名与利的诱惑下,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真正地去完成一件事,缺少了用心雕琢的耐心与细心。其实工匠精神就如同习武精神,需要做到心到、神到,才能专注,进而融会贯通,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仅熟能生巧不够,还需几分执着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说起这一点还得有请太白先生登台。他不仅留下了惊人诗篇,更拥有常人所不及的生命张力,这股执着与坚持的力量和奇思妙想的表达让他以“诗仙”之荣耀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他极富想象力,抓住一只萤火虫也能说出“若飞天上去,定作月变星”这样奇思妙想的佳句。
(责任编辑:黄朝晖)
下一篇:海外华人如何参与塑造近代文明?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