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近日多地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围绕爱国、安全、文化、文明等主题,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习礼仪、诵经典,听中国好人讲事迹故事,用满满的元气迎接新学期。(2月15日 中国文明网)
又是一年开学季。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既是万物生发之际,也正是孩子们学知识、长见识、修身心的大好时机。毋庸置疑,各地组织开展以“爱国、安全、文化、文明”等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是为了新学期迎来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是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在习礼仪、诵经典中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支撑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那么,如何才能够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和精神财富传承好、继续发扬光大呢?应该说,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就拿今年新学期以及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来说,许多学校因地制宜,紧扣主题,在开学典礼上纷纷组织开展重温抗战历史、学习礼仪、诵读经典、朗诵诗歌、戏曲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活跃氛围中认知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从而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自信。
在学好人、讲文明中健康茁壮成长。俗话说得好:“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判断和辨析能力较弱,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和误导。因此,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正确引导。毋庸置疑,今年开学之际,山东青岛、江苏宿迁、湖南长沙等各地学校组织开展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就是通过庄严的仪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和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向好人看齐对标。孩子们在听中国好人讲故事,讲文明、树新风,讲家训、传美德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中,既收获了上学的快乐,也修养了身心、树立了正确价值导向,从而为孩子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尽管“开学第一课”只是一种形式,但这个“形式”作用大、效果好。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样的活动再多一些、精一些、覆盖面广一些,真正让“开学第一课”成为励志课、德育课、文明课,成为学生们难得的精神营养大餐。(武辛)
来源:武汉文明网
(责任编辑:飞云)
上一篇:中医进校埋下文化传承种子
下一篇:日照:校园文化长廊育人“细无声”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