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架空线入地是其中的一项。今年上海计划完成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中心城区很多路段都在实施这项工作。“架空线入地”由此也成为街谈巷议的一个热词。
“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
架空线,曾经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一座城市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形象标志。正是有了架空线,我们才用上了电灯、听上了广播、打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但毋庸讳言的是,在不断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架空线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架空线的数量呈几何量级爆炸式增加,加之不同架空线的架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因为图便利而随意拉线,以致路上线杆林立、空中多种线缆交错,像蜘蛛网一样悬在行人的头顶,既不美观更存安全隐患。
笔者曾经仔细观察过各种路段的架空线情况,发现越是主干道路架空线的数量越少,反而是行人较多的次干路、支路架空线密布,一眼望去,视觉污染严重,特别是还有许多多余的缆线盘成线圈吊在线杆上,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环境品质。而且,这些线缆悬在空中,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有可能导致脱落。
回望来时路,上海曾经对架空线的问题进行过整治,力度最大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通过各方努力,当时完成了近400公里道路的架空线入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架空线入地整治工作没能继续下去,有些整治过的路段甚至出现了架空线回潮现象。
“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既为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目标,也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式、方法。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按照“上海2035”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增强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用当年搞城市建设的劲头来抓好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新高地。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必须下绣花功夫,“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加快推进架空线入地就是充分体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品牌,提升城市管理质量,构建宜居环境,打造“美丽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在跳动的心脏上做手术”
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地下的各种管道川流不息”。客观而言,架空线入地难度很大,不但费用高,而且地下埋设线缆的空间紧张。上海道路下面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路段在不同时期埋设了大量各类管线,线位资源非常紧张。有人说,“架空线入地改造工作就像在跳动的心脏上做手术”,这一点儿都不夸张。因此,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家权属单位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尽可能清理整合各种线位资源,努力实现架空线入地的目标。当然,一些小马路如果实在找不出可以用来入地的空间,也要把架空线进行梳理,使用管槽将其进行捆绑,并尽可能贴附在道路两边的建筑物上。另外,利用轨道交通隧道管壁敷设线缆也是一种办法,笔者在巴黎乘坐地铁时就曾看到过这种做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架空线入地实施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拿出“细心、耐心、卓越心”,“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工夫”。架空线入地要开挖路面,因此,有必要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对道路特别是人行道上各类设施的布设进行清理,包括完善无障碍设施,真正实现“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当然,居住区内架空线的整治也刻不容缓,特别是老旧小区、私房集中区域,“天空蜘蛛网”亟待消除。此外,要完善相关管理法规,落实管理主体的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违法设置架空线等行为记入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并纳入公共信用平台。
对架空线的管理水平,映射了一座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程度。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架空线入地整治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作者为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存福
(责任编辑:雪霁)
上一篇:智能制造青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