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各位村民注意了啊!最近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调到三级了,有人准思想着,啥事儿没有了,那不行,戴口罩勤洗手,肺炎不会主动找……”炎炎夏日,延庆区沈家营镇下花园村“大喇叭”里,响起村书记地道的延庆方言。
村书记播报,延庆区村村都有,自今年年初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以来,已成为疫情防控、防汛、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的“硬核”宣传平台。重点工作经过口语化加工,成为村民耳边幽默风趣的宣传、朗朗上口的说唱,大家乐意听、记得住、还口口相传。
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是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为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2018年10月以来,延庆在18个乡镇街道建立文明实践所、423个村庄和社区建立文明实践站,思想引导、志愿服务、爱心公益、乡风文明等各类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一年多以来,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成为新时代乡村之家、社区之家,开出了文明之花。
夏日晚饭后,井庄镇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课堂”开课了。每晚6点到8点,夜读、夜话、夜校三项活动交叉开展,村民们隔桌落座,来自区里的老师、镇里的干部开讲,有时将各种方针政策原原本本地讲授给大家,有时和大伙儿谈心,聊聊生活中的烦心事,共商解决方案。“利用晚上空闲,村民们和干部一起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实现政策上传下达、村民动态互通有无,大家都有获得感。”井庄镇宣传委员步艳永说。
423个文明实践站覆盖423个村庄和社区,不仅是理论政策的宣讲阵地,也是让居民、村民们实实在在得实惠的温暖家园。
上周末,在延庆区康庄镇刁千营村,来自康庄镇的30多名“康大姐”穿上统一的桃红色T恤衫、戴好帽子口罩,拿起扫帚抹布,撸起袖子开始洒扫。
“康大姐”是村民们对康大姐志愿队志愿者们的昵称。康大姐志愿队成立于2012年。2019年初,依托康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康大姐志愿队在全镇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又派生出了33支姐妹亲情服务队,为全镇及周边村镇村民开展志愿服务。她们时而在野鸭湖帮游人指路,时而在敬老院为老人包粽子,时而为空巢老人义务理发,时而进村入户进行普法宣传,用真心和行动为村民们送爱心、解难题。
不止乡村小课堂、志愿爱心社,一个个实践站还正在成为延庆人民的心灵加油站、百姓大舞台、乡亲议事厅。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京郊延庆的文明之花愈开愈灿烂。(本报记者 李瑶)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冰冰)
上一篇:故宫每日预约量上调至1.2万人
下一篇:本市新冠肺炎在院患者降至87例
【免责声明:本网有部分文章是通讯员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及时对相关文章进行删除或其他方式处理 。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谢谢监督!】